贵州水城:党建引领 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资料图】
“这一切都得益于一颗刺梨。”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野钟苗族彝族布依族乡野钟村村民徐天勇颇有感触地说道,“想都不敢想,刺梨不仅保护了青山绿水,每年还能给我家带来近5万元的收入。”
刺梨成熟(水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2014年的野钟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0%,经多方求证,水城区将刺梨产业作为带动群众脱贫的龙头产业来抓。采取“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组织模式,构建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的“支部+党员+群众”的致富联合体。各村党支部每名党员率先学习种植技术,再按照每名党员联系10户农户、分片指导的模式组织农户之间相互学习,通过10多年的发展,该乡共种植刺梨2万余亩。徐天勇也将家里的20亩土地全部种上刺梨,率先在村里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铝产业蓬勃发展(水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同样,伴随“党建联建”互促共建模式的深入推行,水城经开区辖内的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从过去面临破产的窘境起死回生,一个单一的电解铝厂变成了一个铝及铝加工园,水城经开区铝产业产值从2017年不足2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12亿元以上。
近年来,水城区把党建与治理、管理与服务有机融合,全面夯实基层组织“主阵地”,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打造集聚人气、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为乡村之美“养颜提气”,让水城乡村沃野旧貌换新颜,展现新气象。
如今,水城区2144个村民组划分成立647个“片管委”,同步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各乡镇试点建设了智能巡查、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协同联办“四位一体”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道德与法治教育纳入党员培训和群众日常教育内容,基层治理实现“管控”向“智控”转变,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在这片养业宝地、养生胜地扬帆远航。(李鸿 谢勇勇 胡梦花)
关键词: